石蜡切片实验步骤整理
实验前准备:
提前熬蜡,石蜡经多次熬煮可以排尽其中的气泡
配制溶液
FAA固定液配制(现配现用)冰乙酸:38%甲醛:70%乙醇=1:1:18 样品组织固定12小时以上,幼嫩组织换50%。成熟后的果皮使用50%乙醇,木质化的材料加入茚三酮进行软化。
清洗:70%(50%)乙醇清洗2次,每次15分钟
脱水:70%FAA:①80%乙醇 ②90%乙醇 ③100%乙醇 ④100%乙醇 每次10min50%FAA:①70%乙醇 ②80%乙醇 ③90%乙醇 ④100%乙醇 ⑤100%乙醇 每次10min(根据材料调整时间)发现材料有卷曲现象停止脱水
透明二甲苯:无水乙醇=1:2 浸泡15min二甲苯:无水乙醇=1:1 浸泡15min二甲苯:无水乙醇=2:1 浸泡15min二甲苯 浸泡15min二甲苯 浸泡15min
浸蜡:37℃过夜
换蜡:2次,两小时1次,换蜡之前融蜡
包埋(包埋机或水浴锅)蜡缸60℃,蜡嘴60℃,工作台60℃,镊子放在工作台上预热,防止镊子遇蜡使蜡凝固,影响包埋效果。使用包埋盒,将组织块放置包埋盒的中间位置,注意组织块切割面与包埋盒底部平行。
切片、烤片:切 ...
网站更换华为鸿蒙系统字体-HarmonyOS Sans
前言网站默认的字体很难看,一直想着换一下字体,先是从Google Fonts 网站用了Liu Jian Mao Cao这个字体,感觉博客名换成这个字体以后还是挺好看的 但是这个字体对英文的显示效果好像不太好,导致个人名片那一块不太完美,不过也能接受,凑合用吧。在闲来无事游走于各个大佬的博客时,发现 Gahotx’s blog 的字体很好看,翻了一下大佬的博客,发现用的是鸿蒙的字体,果断更换,效果甚是喜欢,本篇文章也主要是参考 Gahotx’s blog 的这篇文章。本着面向CV魔改的原则,采用了最原始粗暴的修改方式,也怕哪一天链接突然挂了影响到网站,所以记录一下。主要也是因为网站暂时部署在Github上,本身加载速度就不理想,本地引入字体后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加载速度,影响网站使用体验。
修改方式
直接引入Gahotx’s blog 的css,建议下载Gahotx 仓库里的harmony,regular,medium三个文件夹下载到本地保存备份。
123456789<!-- 白嫖b站 --><link rel="preconnect" href=&q ...
R语言-pheatmap绘制聚类热图
heatmap函数常用参数使用默认矩阵数据display_numbers=TRUE
使用自定义矩阵数据display_numbers=matrix
分割行cutree_rows=num
分割列cutree_cols=num
列标准化scale=”column”
行标准化scale=”row”
cell宽度cellwidth=20
cell高度cellheight=20
mark大小fontsize_number=18
保存,自动调整纸张大小filename=”name.pdf/png”
横向不聚类cluster_row = F
纵向不聚类cluster_col = F
去除legend层度色legend = F
去除legend注释annotation_legend = F
去除cell边框border = F
cell边框颜色border_color = “blue”
cell边框无色border_color = NA
不展示列legend的名称annotation_names_col = F
去除row标签labels_r ...
🧬湿实验之实时荧光定量PCR
一、基本资料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测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Real-timePCR是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荧光信号,对PCR进程进行实时检测。
二、原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的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主要步骤RNA提取(样本量标准化)
处死动物后立即储存收获的组织。
在制备样品进行均质化时,使用不含RNA酶的试管和刮刀。建议使用相同 ...
🧬湿实验之降落PCR
一、背景知识降落PCR,设计多循环反应的程序,以使相连循环的退火温度越来越低。由于开始时的退火温度选择为高于估计的Tm值,随着循环的进行,退火温度逐渐降到Tm值,并最终低于这个水平,用于确保第一个引物—模板杂交事件发生在最互补的反应物之间,即那些产生目的扩增产物的反应物之间。
二、原理另一种提升PCR反应特异性的方法是调整PCR循环的参数。在降落PCR中,前几个循环的退火温度设定为比引物的最高退火温度(Tm)再高几度。较高的温度有助于避免产生引物二聚体及非特异性引物与模板形成的复合物,因此可以减少不希望出现的扩增。就这一点来说,较高的退火温度可减少非特异性PCR产物,在PCR起始阶段促进特异性的扩增。
虽然较高的退火温度可阻止引物二聚体形成和非特异性引物结合,但同时较高的退火温度会加剧引物与目标序列的分离,导致PCR的产量降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开始的几个循环中,退火温度通常设置为每个循环降低1℃,以获得足量的预期扩增子。当退火温度降低到最佳温度时(通常比最低的引物Tm低3-5℃),剩余的循环都维持此退火温度。通过这种方法,在PCR过程中,所期望的PCR产物得到有选择性的增加,而 ...
🧬湿实验之反转录PCR实验要点
一、基本资料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或者称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通过PCR进行DNA扩增。DNA的另一条链通过脱氧核苷酸引物和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完成,随每个循环倍增,即通常的PCR。原先的RNA模板被RNA酶降解,留下互补DNA。
二、原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一项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的技术。
该技术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单引物的介导和反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RNA的互补链cDNA; 第二步需要将加热后的cDNA与RNA链解离后,与另一引物退火,并由DNA 聚合酶催化引物延伸生成双链DNA,最后同常规PCR一样,扩增靶DNA。
合成cDNA第一链所用的反转录酶是一类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目前常用的反转录酶主 ...
🧬湿实验之PCR实验要点
PCR扩增一、基本资料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PCR是利用DNA在体外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
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聚合酶链式反应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 ...
欧李GH3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摘要本研究基于欧李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GH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欧李GH3基因共鉴定出10个家族成员,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ChGH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分子量为64.51~69.86kD,蛋白质不稳定系数在39.13~48.17之间,等电点范围为5.56~6.59,多为亲水蛋白。基因结构与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ChGH3基因都含有2-4段CDS编码区,且除了ChGH3-9外,都含有10个motif。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ChGH3基因主要参与光响应和激素响应,其中,脱落酸和茉莉酸相关顺式作用元件数量最多。在对ChGH3进行表达分析后,发现除ChGH3-4和ChGH3-5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外,其余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都较低;ChGH3-9和ChGH3-10在欧李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都较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将GH3基因分为Clade1~3组,根据前人对拟南芥GH3基因功能的研究,结合进化树结果,ChGH3-4和At4G03400.1AtGH3-10、ChGH3-5和At2G46370.4AtGH3-11、ChGH3-10和At2G14960.1AtGH3-1的进化 ...
欧李自交不亲和试验之文章结构
1. 文献综述2. 田间试验2.1 花粉败育性检测:20个品种的花粉败育性检测,醋酸洋红染色观察
2.2 花粉活力检测:不同温度不同烘干时间下花粉生活力检测。红墨水染色
2.3 柱头可受性观察:自交和杂交授粉情况下,花粉管的发育状态(苯胺蓝染色法)
2.4 石蜡切片观察(暂定)2.5 76个品种的自交授粉结果分析2.6 3组杂交品种的授粉结果分析(根据已鉴定出来的S基因)3. S基因的鉴定3.1 76个品种的DNA的提取3.2 S基因的表达分析(待定)3.3 17组通用S基因引物在欧李上的鉴定效果分析(引物筛选)3.4 76个品种的S基因的鉴定(PCR、克隆、测序)3.5 S基因的序列分析3.6 根据测序序列,设计适合欧李物种的S基因引物
随心记-所感所悟
被罗翔老师的一段话鼓励到了,人生是无法回逆的旅程,难以从过去的遗憾中抽离,免不了会为难现在的自己。与其把时间耗费在悔恨中,不如为明天奋斗,让期待的未来尽快到来。知道你现在过得每一刻都是上一刻的未来。人生充满未知,请相信未来可期,人生值得努力。